整理: 本刊編輯室
今年6月13日,香港前綫福音、香港差傳事工聯會、中國宣道神學院合辦「Wanted: AI 宣教士招聘會」, 當晚內容包括主題分享、Panel Discussion、小組討論及立志環節,約有170 人參加。
網絡媒體宣教差會副總幹事史蒂芬傳道首先簡短分享了個人的生命見證,他十年內斷腳三次,但仍感恩走上全職事奉的道路,強調信仰在克服挑戰中的重要性。他先描述不同世代的人在網路使用習慣和觀念上的差異:
- 網絡原居民(Digital Natives):指從小在數位環境中成長的一代,他們對科技產品和互聯網非常熟悉,視數位科技為生活的一部分。
- 網絡移民(Digital Immigrants):指在沒有數位科技的環境中成長,之後才接觸並學習使用數位科技的一代。他們可能需要更多時間適應,並保留一些舊習慣,無法擺脫舊思維。
- 網絡難民(Digital Refugees):通常指那些人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有效使用或融入數位世界,他們可能面對資訊不平等或被社會邊緣化。
史蒂芬接著提到五個Ring 跟AI 有關的概念,剖析這五個核心「指環」作為在數位時代中宣教的關鍵原則:
- 聆聽(HeaRing):聆聽現今世代,人的真正需要是甚麼,並強調理解網絡原居民與網絡移民的文化特徵,例如對虛實整合文化(例如虛擬偶像「初音」)和ACG(Animation, Comics, Games)/ 像素文化(Pixel)的偏好。他特別指出,異端邪教在傳統的搜尋引擎優化(SEO)[1] 中佔據主導地位,但生成式搜尋引擎優化(GEO)[2] 為基督徒提供了透過AI 傳播真理的良機。他鼓勵將基督教內容(如電子書)上傳至網路,以供AI 參考,以致在AI 生成的答案中增加被引用的頻
率。 - 分享(ShaRing):從破碎混亂走向信息見證。探討如何利用AI 快速生成福音影片、翻譯講道和問答內容,並強調遊戲化(Gamification)在提升內容吸引力方的作用,例如透過「聖經動物叉能廚」[3] 等創意方式。
- 聚集(GatheRing):呼籲信徒從單純的「網絡社交」轉向「共學社群」(Missional learninghub),大家從聚集到聚心,建立屬靈陣線,一起學習和協作,也藉聖經鼓勵各人要有胸襟,多作交流,從網絡連結進到屬靈鄰舍的關係。
- 屬靈導引(MentoRing): 指出AI 雖然能輔助圖像記憶法等教學工具,但無法取代生命影響生命的門訓本質,並提醒信徒要警惕過度依賴科技,因這可能導致忘了聖經知識。
- 置中(CenteRing):強調回歸上帝作為宣教的終極中心,秉持「以萬變的創意表達不變的真理」原則,並以「真誠」(Authenticity)和「正直」(Integrity)作為在AI 時代分辨資訊的屬靈準則。
史蒂芬還談到了「遊戲化」的概念。許多軟體在安裝時的進度條設計,就是一種遊戲化的體現,而我們正生活在一個遊戲化的世代。他以聖經應用程式YouVersion 為例,該程式即將達到10 億次下載量。YouVersion能如此成功,在於它運用了遊戲化元素,例如徽章以及連續讀經日數記錄的獎勵。這些看似微小的設計,卻能激勵使用者持續讀經。他強調遊戲化在信仰圈中其實已被廣泛應用,只是我們尚未察覺其潛在的威力。
那麼,如何將AI 與遊戲化結合應用於宣教呢?史蒂芬表示可以利用AI 生成圖片,並將其設計成「扭計骰耶穌」(Story Cube)的玩具,讓宣教同工在工場與小朋友互動時,透過玩樂來教導耶穌的故事。以往的思維可能是先講聖經故事,再引申到其他概念,而現在可以反過來,先透過這些AI 生成的遊戲化工具接觸人群,再引導他們認識福音。
AI 就像一道橋,但宣教同工也必須一同踏上這道橋,將真理傳遞出去。面對科技快速的變革,真理仍是不變的。願我們學習「如何以萬變的創意去表達不變的真理」,而在這個過程中,須要有屬靈的辨識能力。
還原宣教基本步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總幹事羅兆麟牧師對史蒂芬先生分享的回應,主要從宣教學的角度探討了科技在宣教中的重要性以及宣教的本質。
首先,羅牧師強調了科技的重要性。當AI 出現時,他便積極學習相關知識,並以電飯煲和全自動洗衣機的普及為例,說明科技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和時間運用。從宣教的歷史來看,也證明了科技的重要性,例如近代宣教之父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利用航海技術開拓許多宣教工作,而今天宣教士出工場會搭乘飛機,並在有供電的地區使用電器而非燒柴做飯。宣教界一直在吸收新科技,從航海到環球廣播、衛星電視、網際網路、Web3,乃至於現在的blockchain(區塊鏈)。[4] 因此預計AI 革命對宣教工作的影響將會同樣深遠,能夠大量節省時間和工夫。
無論科技怎樣一日千里,羅牧師提出要「還原宣教基本步」,並解釋宣教(Missiology)不是「Messiology」一團糟,而是有其核心意義。如果讓每個人去定義宣教,或會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即使是以「大使命」那幾節經文內容去作定義,也可能過於狹窄。因此,在面對AI 新科技和進入新世代時,須要回到宣教的本質。宣教的起點是上帝自己,是神愛世人的心腸、祂的慈愛、救贖計劃和差派行動;宣教的終點則是上帝榮耀的彰顯。上帝透過差派耶穌基督和聖靈更新信徒內心的工作來進行宣教,聖靈賦予信徒能力為主作見證,基督和聖靈仍然是宣教的核心。
最後, 羅牧師提到「關係宣教的性質」(The Relational Nature ofMissions)。宣教的核心是一種關係,即與上帝建立關係,並進入人群與人建立關係,這包括史蒂芬所說的五個核心「指環」── HeaRing、ShaRing、GatheRing、MentoRing 和CenteRing。我們要學習AI 和運用新科技去促進關係的連結,而透過AI 製造福音工具,也能幫助宣教士進入人群,宣講福音。他分享了自己在青年崇拜的講題「進入現實世界靠外掛變無敵」,[5] 利用AI 生成講道的PowerPoint,使其在年輕信徒的社交媒體上瘋傳,這證明科技能有效幫助進入群體。他總結時表示,當與別人彼此連結良好並活出福音,福音將更具穿透力,這是在今天運用科技的重要元素。
AI 生成圖片幫助宣教
香港前綫福音霍靜雯傳道表示,早前有一位朋友介紹的姊妹將她視為「ChatGPT」,意指她對問題有問必答、有問必回。這讓她意識到在這個時代,人們對AI 的期待與其功能相似。她鼓勵大家嘗試將AI 融入日常生活,因為宣教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那麼如何將AI 應用於宣教工作?霍傳道隨後舉例,提示AI 把宣教的金句生成為相關圖片,甚至是四格漫畫,以便推廣宣教信息。在穆宣事工方面,可以向AI 查詢未得之民的概念,例如福音未及穆斯林族群(MUUPGs)的數量、族群名稱和特色等,以便為他們禱告。而且,可透過AI 製作訊息圖表(infographic)來介紹穆斯林的朝覲活動,幫助會眾理解並為其祈禱。她還提到,為了推動會眾關心本地的穆斯林朋友,她利用AI 生成多啦A 夢相關的圖像,因為她有一位已返回印尼的穆斯林朋友非常喜歡多啦A 夢。
此外,在使用AI 的過程中,霍傳道提醒大家要反思科技應如何融入信仰。她強調宣教的核心是三一神,因此使用AI 時,她重視屬靈生命、人際關係,以及在AI 生成內容中,須具有辨別道德和真理的能力。她認為AI 不會有像約書亞或約拿般的獨立判斷和順服,因為AI 提供的答案大多是基於網絡數據,而非來自對神的尋求。
霍傳道指出:「AI 是工具,但人類不只是工具,或者甚至不是工具。」她建議可以向同事問:「今天你AI 了嗎?」即是否已利用AI 進行搜尋,但同時強調:「你不要把我當為AI,你當我是一個人。」她邀請在座的參加者看看身邊的人,強調這些都是真實的人,不是AI 也不是機械人。AI 儘管可以替代許多人力工作,卻無法取代眼神以及靈魂之間的交流;AI 可以不斷學習並增長知識,但我們的愛心也應同步增長,並須分辨是非,讓榮耀和讚美都歸給神。
認清自己的身分和定位
經過小組討論後,來到講座的尾聲。香港前綫福音總幹事胡樂文牧師總結時,指出AI 已經不再是遙遠的科技,它曾經在家門前,然後進入家居,現在已是身邊,甚至可能依附(embedding)在我們的眼鏡、衣物甚至身體內(embodying)。AI 就像一個按鈕或一個遙控器般近在咫尺,輕輕一按,就能得到回應和答案。
胡牧師提醒我們,科技雖然重要,但是AI 只是工具,不能實踐我們對神對人的愛。另一方面,另一個AI 冒起的現象是虛擬代理(Artificialagent),隨著AI 科技越趨成熟,虛擬代理可以代表人跟別人互動,在元宇宙的環境,許多人與事都是虛假的。這對福音工作及宣教有甚麼影響,實在需要我們去辨識和掌握應該怎樣運用科技,甚麼科技是不應該這樣使用,這值得多花時間去探討。我們也須認清自己的身分和定位,尤其是在事奉中,不能因AI 的影響而失去作為人的價值。
此外,AI 許多內容會受到大數據等各方面影響,我們要區分哪些是會變、哪些是不應該變的。教會在聖經和福音真理上,以及對人需求的關注上,都是不變的。我們屬主的人要堅守A.(Authenticity)I.(Integrity)! [6] 在進入虛擬的世代,要重視真誠和正直,以及愛人靈魂的心,直正的正直是由聖靈引導和幫助我們。
胡牧師最後帶領與會者一齊宣讀「A I 立志」,在主裡重尋人生定位與價值:
我願意以真誠與正直來使用人工智能,在我們的數位存在與角色、所傳遞的信息與所有的表達,忠於福音、順服聖靈的引導,與主耶穌給我們的大使命教導一致。
即使在這個由大數據演算與自動化塑造的世代裡,我們仍堅守召命,為主的見證人──不僅在我們的宣講,更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平台與媒介,活出主的真實、真理、恩典和愛。
[1]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SEO) 使搜尋結果中排名靠前,從而吸引更多流量。
[2] 生成式搜尋引擎優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GEO)是一種技術,利用人工智能來優化網頁內容,使它更符合搜尋引擎和使用者的需求。
[3] 「聖經動物叉能廚」(Animals Discovery Challenge),透過兩張不同的動物相片,找出五處不同之處,藉遊戲將人帶進聖經的真理中。
[4]Blockchain(區塊鏈)是一種分散式、不可篡改的資料庫技術,用於記錄交易和資訊。Web3 則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網絡概念,旨在通過分散式技術,將數據所有權和控制權歸還給用戶,而非由中心化機構掌控。
[5] 編按:「進入現實世界靠外掛變無敵」,意謂像保羅靠著耶穌和聖靈(外掛),雖被打倒卻不至於死,而基督徒靠著神也變成「無敵」。
[6] 「愛人不可虛假(Sincere);惡要厭惡,善要親近。」(羅十二9)「正直人的純正(Integrity),引導他們;奸邪人的乖僻,必使他們滅亡。」(箴十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