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

今年暑假,因應神學院課程實習的需要,我在北非塵埃國[1]參與八星期的短期宣教,透過教授英語來服事因內戰逃難到當地的芝麻國難民,渴望藉此被上主開眼界,觀看祂在不同地域、民族中的工作。而且,我希望能學效宣教士的生命,盼望日後在牧會的路途上更懂得支持宣教士,更立體地為他們守望。
是次旅程中,難得有「三日兩夜」在芝麻國家庭居住。最初我和他們完全不能用語言溝通,心中有一絲緊張,更因小孩子活潑地以沾滿巧克力醬的小手把玩我的電子器材和頭髮,我須跨越前所未有的「文化的心理關口」。然而,在充滿掙扎的禱告中,主提醒了我,祂對這個家庭的愛和認識,是遠超我所能想像的,讓我霎時放下顧慮,盡情的享受與他們一起生活的寶貴時光。在這幾天,有幸體驗他們過節的喜悅,跟隨他們到親友家探訪,投入他們一整天生活的流程,更在被當地人好奇地包圍時,被同為「異鄉人」的媽媽保護。他們的經濟環境儘管艱難,卻以最好的食材炮製一日三餐,與我分享。我們雖然未能以語言溝通,我卻在短短三天的相處中,深深感到盛情接待,被接納為家庭一分子的歡樂。

聆聽生命故事

我在英語中心每天教授英語,有機會長時間與芝麻國的朋友相處,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最難忘的一次是學生在課堂時談及家人,表示不少家人都在內戰中去世。雖然我在出發前已知悉芝麻國人民的遭遇,但從認識的學生口中依次聽到他們摯愛的家人離世,令我深深感受到他們生命的沉重,看著他們眼中的淚光,也不禁一同流淚──既為他們的失去感到哀慟,也敬佩他們有強大的生命力,仍努力生活、工作和學習。此外,穆斯林每天要「定時」禱告,雖然似乎讓受創的穆民尋回生活的規律感,在苦難中選擇順從真主意願,然而我深盼他們的不解、哀傷和苦痛,能被人承託,祈求他們能被親歷苦痛的上主擁入懷中,經歷主的同在和醫治。

這短短的旅程中,雖然沒有經歷「大事」,卻在每天與宣教士團隊的同工和生活中,親歷上主如何在服事中賜予恩典,在掙扎中一步一步引領前行。在這個未及香港資源充足和便捷的地方,我們體會在限制中,祂為我們作許多預備,也顧念我們的需要。我知道在希望為祂作工以先,祂首先愛顧著我們每一個。感謝上主的引領,讓我可以參與這畢生難忘的旅程。


[1] 為保護工場及宣教同工,以「塵埃國」、「芝麻國」為該國名字。